首页- IT学院- 专家观点
IT学院

专家观点

【基础平台】大连理工大学:六大平台奠定高校信息化服务基础

  “十三五”期间,大连理工大学把信息化基础平台作为支撑全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平台予以重点建设和实施推进,在2009年开始建设的数字校园一期统一身份认证、校园综合服务门户、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三大平台基础上,拓展为统一身份认证、校园门户、办事大厅、统一消息平台、岗位角色平台和公共数据平台共六大平台,利用2016年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体方案的打磨和设计,确定了六大主要建设目标:

  1.建成安全、可管理、可扩展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2.梳理全校基础数据,建立高质量的、可管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公共数据平台和数据标准,进行数据治理,实现数据统一管理、有效共享,形成学校权威的基础数据源;

  3.整合学校现有业务,通过工作流引擎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业务流程、报表填写的网上办理,为师生提供便捷、一站式、个性化的办事服务;

  4.建设面向用户的校园综合服务门户平台,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建设多样化的个人数据服务、应用中心及决策支持,提供更加丰富的、可定制化的校内信息集成,完成与网上办事大厅、校园移动应用平台的无缝集成及对接;

  5.建立统一的岗位、角色管理平台,对校内人员进行精确的身份管理,并为统一授权提供基础信息;

  6.建立快捷安全的统一消息平台,依托统一岗位、角色管理平台,建立微信、邮件、短信、门户消息、QQ等多种消息通知和反馈通道,并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消息通知模块对接。

  整体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经历2017、2018两年的建设和2019、2020年近两年时间的逐步推广使用及不断完善,最初目标基本达成,各平台在学校信息化服务运转和建设支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认证聚、信息全、消息达、岗位通、业务畅、数据牢的初步成效。

  统一身份认证:

  汇聚各类用户、多端入口和全校各系统

  学校把确保用户只需使用一套用户名和密码来访问各信息化系统作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原始目标和最终目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管理层面的变革,规范了学校自聘人员的管理和账号生成机制,理顺了国际教育学院非学历留学生统一身份认证的接入模式,把外聘教师作为一类人员纳入统一身份认证体系。

  目前,已为全校师生、校友等各类人员超过24万人提供认证服务。与学校移动校园平台i大工进行身份认证的互通,确保完成统一身份认证接入系统能直接上架至学校i大工平台中,未来将考虑直接把接入统一身份认证应用单独上架至企业微信和钉钉平台中。

  通过对已有系统进行改造调整及规范新建系统两种方式,确保全校各系统能与统一身份认证进行规范化对接,现已接入系统超过100个;所有新建系统需要进行与统一认证的深度接入,确保用户认证后可直接进入业务办理模块。

  校园门户:

  集全学校各类信息

  校园门户采用内外兼修的方式,把学校师生关心关注及相关的各类信息进行集成、聚合。校园门户自身建设了校内通知、滚动通知、校内文件、校务公开、校内公示、部门内部通知、部门简报、会议中心等信息模块。

  通过接口、页面或数据对接方式与学校网站群所有部门网站、新闻网信息进行了融合,为用户提供了一卡通、邮件、OA、财务、网络自助、图书馆借阅、宿舍电费等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板块,集成了业务系统入口、办事大厅、跳蚤市场、待办消息、课程表信息等模块,外部接入的信息都支持按需订阅。

  校园门户整体形成了一首页四中心的布局,一个“我的首页”,信息中心、办事中心、数据中心、消息中心四个中心。其中,办事中心把所有业务系统入口和办事大厅所有流程予以集中统一,并提供便捷查询,方便师生一键进入办理各项业务、访问各个系统,同时办事中心也集成了各系统代办提醒,方便用户直达当前需办理的业务。

  岗位角色平台:

  融通现实业务和信息化系统人员分配

  岗位角色平台依据岗位模型、角色模式及信息化权限管理模型对学校组织机构信息、信息化岗位信息,以及机构、岗位中人员的数据信息等进行合理归类和管理,把因学校信息化各系统运转和各业务开展的需要而设定的人员分类进行抽象设计,参考学校相关岗位职责进行岗位划分,通过通用岗位和部门岗位设置把信息化系统当前用到的和未来可能用到的有管理权限的人员进行统一具体的归类和管理,解耦信息化岗位和业务系统角色,把信息化岗位独立进行管理和维护。

  平台设定信息化岗位可支撑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办事大厅各业务流程的流转、业务系统业务管理人员设定、消息发送群组设定等。平台岗位人员采用集中、分级并行管理模式,确保维护工作及时、便捷。

  平台当前涉及组织机构超过750个,为超过20个系统提供分类的机构信息。现有通用岗位超110个,部门岗位超320个,其中,办事大厅120个流程使用了岗位平台296个岗位(含54个通用岗位)。

  统一消息平台:

  确保各类消息快速可达

  通过消息平台,打通学校门户、邮件、i大工App、企业微信、钉钉等消息接收渠道,提供集中管理师生各渠道开通情况的平台,由平台统一管理和维护用户可达性相关信息,为学校各信息化系统、业务流程办理及业务部门平时开展工作提供便捷接入和使用通道。自上线以来,已累计发送超过122万条短信。

  平台提供直观的通道统计及消息回执功能,便于直观了解信息通达情况及师生收到信息的反馈情况。为了便于师生了解所有渠道收到的信息情况,校园门户消息中心可将用户所有消息集中查看。

  办事大厅:

  畅通师生各类业务办理

  办事大厅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师生需求为指针,由学校机关党委牵头开展业务梳理,网络与信息化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服务相结合,将学校各单位的管理与服务事项重新梳理、整合、优化与再造,以信息化手段规范部门业务流程,通过职能梳理、完善服务标准和创新服务等方式,将相关业务转移到网上办事大厅线上办理,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办事过程中的“来回奔波、不断排队和不断找部门”的现象,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办事大厅与学校已建成的其他平台及业务系统实现了深度融合;在岗位角色管理平台进行流程审批岗位设置和权限管理配置,进一步规范岗位职责及办事流程;消息平台以短信、邮件或门户消息等方式及时发送必要消息提醒申请人及审批人;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治理、数据共享和交换等功能,实现与已有权威源基础数据的共享互通;将业务系统中面向师生的业务办理形成规范办事入口纳入办事大厅统—展示。

  办事大厅2019年被评为学校“十大方便师生举措”,现已解决线上办理、线下办理、自助打印等各类服务450个。

  公共数据平台:

  筑牢学校数据资产地基

  公共数据平台是学校信息化数据资源建设的主要载体,对各单位及师生员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获取的各类信息化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以及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交换、共享及应用,为全校的权威的数据服务,包含标准管理、质量管理、数据交换、数据服务及数据应用五大功能。

  初步形成了学校完整的信息化数据资产目录,并广泛应用到学校各系统、各业务中。平台从33个业务系统集成358张表的数据形成学校公共数据库,经过数据梳理、清洗转换后,通过819个数据交换接口为69个系统数据服务,另有11个系统利用17个API数据接口获取所需数据。